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建.居.思 Building/Dwelling/Thinking

現象學心理學討論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中時電子報|論壇新聞|觀念平台─學生運動的南方問題

中時電子報|論壇新聞|觀念平台─學生運動的南方問題
張貼者: Lee, Wei-Lun 於 上午8: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著作人

  • Julianne
  • Lady D
  • Lee, Wei-Lun
  • RB
  • S.witch
  • Sambodh.Pallav
  • Yi-Hsien,Lai
  • 居之思
  • 月釀。月亮
  • 樓昕
  • 阿雜心理師
  • mychichi
  • pingyi1921

關於建.居.思

這是被「現象學心理學」這樣一個神秘之物所串連起來的一群師生所聚居的虛擬之地。
虛擬之地如何棲居呢?在這裏把人連繫起來的是網路訊號還是其他?網路訊號有這樣的力量把人聯繫起來嗎?若不是,那有如此力量的是什麼?是「現象學心理學」嗎?那「現象學心理學」又是什麼?
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現象學心理學」,不過,我們知道的是,在這裏,它是橋,讓這些人連繫起來。同時,在這樣的連繫之中,開放出一個地帶,一片風景。
於是,我們的思(thinking),張貼於此,也正是一種建造(building)的工作,建造出一片地帶風景,讓我們得以棲居(dwelling)。

棲居,使得虛擬貢獻到人的本質之中。
The bridge swings over the stream "with ease and power." it does not just connect banks that are already there. The banks emerge as banks only as the bridge crosses the stream... The bridge gathers the earth as landscape around the stream. Thus it guides and attends the stream through the meadows... The bridge is a thing; it gathers the fourfold, but in such a way that it allows a site for the fourfold. By this sit are determinded the localities and ways by which a space is provided for.

-Martin Heidegger,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標籤

  • 葛瑞斯 (15)
  • Aileen 讀書筆記 (14)
  • 現象學十四講讀書整理 (10)
  • 詹土土讀書雜記 (9)
  • 阿公的戰爭 (9)
  • 教與學:現象學心理學 (8)
  • 自/字我療癒 (8)
  • 教與學:質性研究 (5)
  • 跟小孩在一起 (5)
  • 家齊的輔大筆記 (3)
  • 版務 (3)
  • 電影談 (3)
  • Erikson 看世界 (2)
  • 最新活動 (2)
  • 認輔 (2)
  • 人文臨床 (1)
  • 學習是什麼? (1)
  • 爺爺的戰爭與我的碎憶 (1)
  • 現象十四講課堂隨筆 (1)

網誌存檔

  • ►  2011 (3)
    • ►  4月 (2)
    • ►  2月 (1)
  • ►  2010 (20)
    • ►  12月 (2)
    • ►  11月 (1)
    • ►  10月 (2)
    • ►  9月 (2)
    • ►  8月 (6)
    • ►  7月 (5)
    • ►  3月 (2)
  • ►  2009 (6)
    • ►  7月 (1)
    • ►  6月 (1)
    • ►  3月 (2)
    • ►  2月 (2)
  • ▼  2008 (84)
    • ►  12月 (6)
    • ▼  11月 (15)
      • 一個臺籍日本兵之孫的追尋故事<5>
      • 一個台籍日本兵之孫的追尋故事<4>
      • 2.憂鬱反芻(Ruminaiton)
      • 一個台籍日本兵之孫的追尋故事<3>
      • 一個台籍日兵之孫的追尋故事<2>
      • 【轉貼】洪蘭:大腦的秘密 樂在其中
      • 恩恩的話語
      • 身體基模(Corporeal Schema)一例
      • 一個台籍日兵之孫的追尋故事<1>
      • 【轉貼】自殺防治 台灣,可能走錯路了
      • 如何成為一個現象學心理學家V
      • 如何成為一個現象學心理學家IV
      • 中時電子報|論壇新聞|觀念平台─學生運動的南方問題
      • 中時電子報|論壇新聞|我見我思─學運的真經習法
      • 中時電子報|論壇新聞|觀念平台─學運的春訓
    • ►  10月 (8)
    • ►  9月 (3)
    • ►  7月 (5)
    • ►  6月 (5)
    • ►  5月 (3)
    • ►  4月 (12)
    • ►  3月 (27)

最新回應

  • 那joy跟psychotherapy有什麼關聯?joy是關鍵嗎?如果讓一個人體會他成長某個momen... - pingyi1921
  • 他們也是鄰居阿(哈哈哈) 但說不定是彼此不順眼的鄰居(誤) 如果跟太陽是好朋友的話 說不定跟天上的... - 月釀。月亮
  • 在這個年代,人們無法明白失敗的價值。人們甚至寧願空白一生,不願讓自己有失敗的機會。 是什麼讓失敗如... - Lee, Wei-Lun
  • 這篇的標題與描述很契合 - Lee, Wei-Lun
  • 我說的話,也不過是一位目擊者(witness)話語,目擊人的存在樣態。 - Lee, Wei-Lun

留言版:在底下"message"那裡key進去想說的話,然後按"shout",就可以留言。


Free chat widget @ ShoutMix

相關連結

  • 李維倫教學資料網頁
 

Poetically people dw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