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從人類的內在而來,其實是乘載著過去人或過的經藉由故事手法重新向人們展示。還有一個說法,神話的來源可能來自於人類的夢,一種集體潛意識的夢,也是榮格所說的原型。在很多人身上,他們沒有看過或聽過那樣的神話,卻能夢出與神話相似的情節。根據榮格的說法,過去人類的共同經驗混雜在我們的基因之中,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之中。
回到老故事。榮格一生不斷底切的探索自我的潛意識,幾乎可以說一生為自己深部見底潛意識所困。榮格晚年到世界各處旅行,尋找歐洲所失落的。他在歐洲以外的地方,如非洲、南美洲,看見當地人的生活是如此的與自然、內在活在一起;他們崇敬太陽、感恩大地與生物供養,這是與歐洲基督文明是自然為險惡(大洪水、乾旱),會帶來人類末日的經驗不同。他在觀看這些非洲歐人對自然合一的態度深受感召,從中體驗到自我麼渺小微不足道。一直以來他探詢自我存在的意義,在那一刻他感到存在即是意義,那一刻經驗到永恆。榮格自己曾說當他體悟此點時,他不再害怕自我的潛意識。
其實神話的功能並非如它故事表面告訴我們天地如何開始、人類如何產生,伊底帕斯如何殺掉自己的父親;坎伯說藉由神話的隱喻,能通往自我的內在。就如同神話是同人類的內在而來,神話向今世人類指引了一條通達自我內在的路。
我們在尋找、通達潛意、通達自我的路途,是不是也是要找回我們原來「那樣活」的生活。也許在好幾千萬年,我們是按照神話的方式活過,漸漸我們遠離神話的生活方式,但這樣的「活過」卻烙印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他不時的由夢衝撞著我們,提醒我們曾這樣活過。
然而我們會有疑問,我們如何得知看見神話中的隱喻。其實神話就如同一幅畫一般,每人觀看有不同的內在感受,重點不是感受的正確性,而是感受的程度性與面向性,每個人應該去追求自己的神話,而不是共同的神話。藉由通達自己能創造出自己的神話性;當你通曉後你悟出的「神話」會成為你存在性的經驗、存在(生活)的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